加快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稳外贸工作的决策部署 。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对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健康发展。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指出,将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推进贸易数字化,支持大型外贸企业运用新技术自建数字平台,培育服务中小微外贸企业的第三方综合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发展,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充分发挥先行示范效应,适时总结发展经验;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未来三年每年遴选5—10个数字化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并推广应用。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支持在国有外贸企业建设外贸平台,提供外贸综合服务等方面发挥公共性、引领性作用。同年省商务厅在《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重点工作清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推动建设外贸平台,在提供外贸综合服务等方面发挥公共性、引领性作用。目前省正在加快广东农产品外贸发展,建设B型保税区及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培树广东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出口企业招商,开拓国际市场。
二、现状
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2022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促进韶关市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行动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要求和指引,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培育并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当年在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广东启韶外贸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成为韶关首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此后,亚北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完善启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并开始运营,依托公司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韶关配送和中国(广东韶关)RCEP食用菌国际采购交易两个中心,不断对接引进拓展公司对外贸易业务,特别是聚焦韶关生猪特色产业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主动探索提高生猪附加值的途径,在韶关海关等部门的帮助下,借助平台开展供港澳活猪业务,实现韶关本地企业供港、供澳活猪自主经营权的“零突破”。同时在前行中不断规范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运作,通过全流程一站式进出口服务,吸引韶关中小型外贸企业,充分利用启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开展进出口贸易,工作已初见成效。预计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分别达到2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和1亿美元。然而,由于有关部门及单位对我市开展外贸综合服务重要意义的认识和宣传不到位,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够明确,全市上下尚未形成做大做强韶关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合力。
三、建议
(一)恳请市政府加快推进启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基础建设和健康发展。把做大做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作为我市振兴外贸、助推乡村振兴、融入服务大湾区和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牵头组织商务、农业农村、发改、财政、海关、金融、税务、国资、工信和科技等部门到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调研,借鉴东莞、惠州和河源等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运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广东启韶外贸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与韶关市中小企外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代理进出口业务,做大我市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一方面可以逐步扭转韶关中小外贸企业委托异地经营单位进行进出口贸易的局面,另一方面启韶公司承接的代理进出口数据可直接纳入韶关进出口海关统计数据,推动外贸进出口数据回流纳统,挖掘外贸新增长点。
(二)请商务主管部门加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的方式,提高启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知名度,促进企业与县(市、区)商务部门和各大产业转移园区协调联动,逐步引导辖区委托异地经营单位开展进出口贸易的中小外贸企业,与启韶公司进行联营合作,开展代理进出口业务,共同发展壮大。
(三)落实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代生产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相关政策。按照“风险可控、放管服结合、利于遵从、便于办税”的原则,通过深入一线开展专题培训和业务指导等方式,建立线上线下沟通联络服务机制,积极指导企业办理代办退税备案和申报代办退税。
(四)简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进出口货物的单证审核程序。积极向海关总署建议完善容错机制,在案件数与报关单比率等方面制定更符合综服企业实际的企业认证标准,优先选择启韶作为认证企业的培育对象,实施“全国通关一体化”监管模式,在检验检疫监管频率和抽检批次上给予支持,协调解决企业办理海关业务疑难问题,实施便利化通关措施,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五)加大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安排财政资金和争取金融、国资部门重点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培育和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出口和进驻平台企业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同时,地方政府和金融主管部门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综合服务示范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开发适应综服企业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
(六)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借助韶关市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千载良机,在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现代农业、农产品流通和新业态商贸发展需要,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要指导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发挥好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先行示范效应,使更多数据留在韶关、为韶关所用。